概述
我司正寻求一种 应急广播平台技术,需要成熟产品及相关案例。
需求详情
一、需求背景在自然灾害、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状况下,应急广播是快速传递预警信息、引导群众避险的关键手段。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公众安全意识提升,对广播覆盖的全面性、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及交互性要求显著提高。杭州图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现有应急广播系统多为单向传输模式,覆盖范围有限,难以适应复杂场景下的精准化、立体化预警需求。为提升公共安全应急响应能力,亟需研发新一代应急广播平台技术,实现多渠道融合、精准触达与双向互动。二、现有问题描述覆盖存在盲区:依赖传统调频广播和户外音柱,在高层建筑密集区、地下空间(如地铁、人防工程)及偏远乡村存在信号衰减或中断问题,预警信息覆盖率不足 85%,易造成信息传递滞后。响应时效滞后:信息发布需经多层审核流转,从预警触发到广播覆盖的平均延迟超过 5 分钟,且无法根据灾害类型、影响范围自动调整播报内容与频次,错失最佳应急响应窗口。交互反馈缺失:采用单向推送模式,无法获取群众接收状态、避险需求等反馈信息,指挥中心难以判断信息触达效果,影响后续救援资源调配的精准性。三、预期目标实现全域覆盖:构建 “天地一体” 的融合广播网络,整合调频、4G/5G、卫星等传输渠道,消除信号盲区,使预警信息覆盖率提升至 99% 以上,确保城乡、室内外无死角接收。提升响应速度:建立智能审核与自动发布机制,将信息发布延迟压缩至 60 秒以内,支持根据灾害等级自动生成差异化播报方案,如地震预警时优先推送避险指令,洪涝预警时增加撤离路线指引。建立双向交互:开发群众反馈入口,通过短信回复、语音留言等方式收集接收状态与需求,形成 “发布 - 反馈 - 优化” 的闭环,提升应急指挥的针对性。四、技术指标传输性能:支持调频广播(100kW 发射功率,覆盖半径≥50km)、4G/5G 消息推送(每秒并发处理≥10 万条)、卫星广播(抗遮挡能力≥20dB)多模融合,确保极端天气下信号不中断。智能调度:具备 AI 场景识别功能,可根据灾害类型(如台风、火灾)自动匹配播报模板,支持按行政区划、地理网格精准分区播报,分区精度≤1 平方公里。交互响应:群众反馈信息从接收至显示在指挥平台的延迟≤30 秒,支持 90% 以上的主流手机机型及老人机短信回复功能,反馈数据统计准确率≥95%。安全可靠性:平台具备抗 DDoS 攻击能力,系统可用性≥99.99%,数据传输加密符合国家三级等保标准,在断电情况下可依靠备用电源持续运行≥4 小时。